光耦。通过你将解剖,并用光照使光敏元件导通,最先应光耦是计算机鼠标里面有两对光耦,一个管X轴,一个管y轴。是由底部橡皮球转动,使光耦发射端和接受端,通过园形边缘带有透光窗口,和遮光档去发射端,使接受端处在截止状态。因此移动橡皮球,使光标切换到某区域按下左右键,进入某系统,某单元的过程,它是发射光通过园盘边缘窗口透光。使接收端光敏元件导通驱动电路。

1,驱动电流一般在2~20mA2,对普通光耦来说,一般不提输入电阻。3,因为光耦的输入端实际上就是一个发光二极管,当给此二极管加上正向3V~24V的直流电压后(当然千万不能忘了串入一只合适的限流电阻),输出端的导通电阻就会从无穷大变到只有几十欧姆。可以这么说,输入端的驱动电流决定输出端的导通电阻。但一般当驱动电流大于5mA后输出端的导通电阻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所以一般都是根据不同的驱动电压通过调整限流电阻的阻值将驱动电流控制在5mA左右。

光耦合器(optical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受光器接受光线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转换。

加一个三极管反相即可,如下图所示。使用光耦进行电平转换首先要根据要处理的信号的频率来选择合适的光耦。高频(20K~1MHz)可以用高速带放大整形的光藕,如6N137/TLP113/TLP2630/4N25等。如果是20KHz以下可用TLP521。然后搭建转换电路。如将3.3V信号转换为5V信号。电路如下图:CP是3.3V的高速信号,通过高速光耦6N137转换成5V信号。
优点:电路搭建简单,可以调制出良好的波形,另外光耦还有隔离作用。缺点:对输入信号的频率有一定的限制,光电耦合器电平转换电路图对于不同电平的转换电路或输入、输出电路的电位需要分开时,采用光电耦合器就显得十分方便了。图中的(a)与(b)图示电路,就是5V电源的TTL集成电路与15V电源的HTL集成电路,相互连接进行电平转换的基本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