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现场管理的现状,结合生产实践,在分析了电能计量装置现场管理的意义和难点后,指出如何通过员工和客户的选择、安装、巡检轮换和管理,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严格性。 电能量值的准确、可靠和统一,维护电能交换过程中的公正和公平, 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和技术要求一、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的电能数量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进行管理。
【精选】测量工作总结4不经意间,一段工作已经结束。回顾这段时间,成绩来之不易。该不该写工作总结记录?但是如何写工作总结才能出彩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四条测量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计量工作总结1本人从事合同计量工作一年。我从一个结构主管临时被任命为合同计量的负责人,带着焦虑开始了合同工作。面对13亿多的项目金额,我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一开始我其实很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是否会辜负领导的信任。
1。电气测量仪器和仪表。电气测量指示仪器和仪表。电测量数字仪器仪表。电气测量记录仪器仪表(包括统计电压表)5台。电能表(包括最大需求电能表、分时电能表、多费率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标准电能表等。) 6.电能计量装置(包括电力负荷监控装置)7。电流和电压互感器(包括标准互感器、校准器和负载箱)8。改造后的仪表(包括电力变送器和交流采样测量装置)9。电测系统二次回路(包括PT二次回路压降测试装置)10。电测计量标准装置。电能计量和收费系统。电气试验测量仪器(包括继电保护测试仪和高压计量测试设备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几个供电局的验收规范?变压器A的主要验收项目:(1)本体、冷却装置及所有附件应无缺陷和漏油。(2)油漆应完整,相色标记正确完整。顶盖上什么都没有了。(3)储油罐和套管的油位应正常。储油罐、冷却装置、净油器和气体继电器的油阀应处于打开位置。气体继电器防水措施完好,观察窗开启。(4)温度测量装置指示正确,设定值符合要求。
(6)所有接地和接地引下线应完整正确。(7)分接开关的动作、指示、信号和位置正确一致。(8)所有电气试验合格,保护整定值符合规定,操作和传动试验正确。设备验收标准:(1)计量器具的型号、规格、计量法定标志和出厂编号应与计量鉴定证书和技术资料的内容一致。(2)产品外观质量应无明显缺陷和损伤。(3)安装过程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电气计量包括什么对于配电箱、管道、接线、灯具、开关、插座、防雷接地、电气调试、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隔离开关、断路器、避雷器、接地刀闸、带电显示、语音报警、机电五通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继电保护装置、电容器、后台监控计量系统等。电力是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电气工程:电气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和重点学科。传统上,电气工程被定义为用于创建和生产电气和电子系统的相关学科的总和。这个定义本来很宽泛,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上述定义。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几乎涵盖了所有与电子和光子相关的工程行为”。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包括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内的方方面面。美国大学的电气工程学科,又称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主要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主。4、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及技术要求
1。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计量的电能数量和计量对象的重要性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进行管理。1.第一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50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充电用户,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发电企业的电力上网,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力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及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电能计量装置。
3.三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均用电量1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315kVA及以上的收费用户,100MW以下发电企业发电机(站)用电量,供电企业中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110kV及以上有功平衡的输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4.第四类电能计量装置用于负荷容量小于315kVA的收费用户和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考核。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管理摘要:根据计量装置现场管理的现状,结合生产实践,在分析了计量装置现场管理的意义和难点后,指出如何通过选型、安装、巡检轮换、员工和客户管理等环节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全过程管理,以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严格性和电能量值的准确、可靠和统一,维护电能交易过程的公正和公平。前期应做好电能计量装置的选型和安装工作;中期注意现场检查、校准和轮换;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加强与客户的宣传和沟通。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精神。正因为如此,供电企业应该把诚信作为电力营销的重要手段,做好电能计量的公平交易,包括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管理,实现双赢。用户不仅要买电,还要买得放心、舒心、满意,同时促进供电企业健康发展。
世界上电能表的产生和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电度表是1881年根据电解原理制成的,虽然这些电度表箱每个都有几十公斤重,很重,精度也没有保证。但在当时,它仍被视为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并很快被工程采用。1888年,交流电的发现和应用对电能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一些科学家的努力,感应式电能表诞生了。感应式电能表因其结构简单、运行安全、价格低廉、经久耐用、便于维护和批量生产而迅速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和电子元器件在一些国家的电能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一种全电子式电度表已经研制成功,电子式电能表精度高(目前可达0.01),可做多路遥测,为电能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为电能计量的自动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国电能表的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对国外电能表的模仿,经过20多年的努力,电能表的生产和制造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和规模。